浙大 丨 杭州丨 校友 丨 招聘 丨 教师 丨 学生 |  VPN
首页
>城院新闻>莘莘学子

我将大学五年的故事写进青春……

发布日期:2019-11-29 08:10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在大部分人眼里

“四年”是大学的代名词

但大学里并不乏一些五年制的专业

五年,不仅仅是数字的增加

还有专业知识和超凡心态的双丰收

人生不是一劳永逸的

没有哪个阶段可以固定一生的走向

努力,总能得到答案

让我们来听听ZUCCer“大学五年” 的故事



建筑学:理性与感性并存


建筑学2017届校友 王佳倩

建筑学2017届校友王佳倩如今已经在南京大学度过了两年的研究生时光。在南大,她主修的是建筑历史与理论。谈及当初高考选专业,对于喜欢画画、文理兼备的王佳倩来说,建筑专业完美的符合了她所有的要求。“选专业的时候我就知道建筑的学制是五年,但我真的对这个专业非常感兴趣。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付出多一点的时间也没关系。”

学习建筑学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图纸的绘制到建筑的设计,从理论的学习到实际的测绘,众多庞杂繁复的知识构成了建筑学体系。在王佳倩看来,这也是建筑学比其他学科多出一年本科学习时间的原因。

“建筑学是一个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学科”,王佳倩感叹道,“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定能把握好其平衡。每个人对于这个‘平衡’的把握度是不一样的。”在城院的五年,王佳倩不仅摸到了建筑的门道,还找到了自己的‘平衡’。从最初的写生、画图,到后来的竞赛、考研,她保持着一种理性的思想,并用感性的思维加以引导,使得最后的结果往往有足够的“落地性”,不会不切实际。

大三就有了考研想法的她,比起其他专业的同学多出了一整年的准备时间。看着身边的人匆匆准备毕业工作、出国考研,她并没有感到慌乱。五年时间潜移默化了王佳倩骨子里“创新”的精神,令她做事灵活且不刻板,乐意做一些新尝试来满足自己的小小好奇心。这也使她在选择考研学校时毫不犹豫地便选择了同样具有创新精神的南京大学。

“这五年本科学习让我看到了很多可能性,看到建筑是有趣的、是对于自身创造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美,并且更加愿意把我认为美的东西创造出来,让更多人感受。”


建筑学1501班 吴康锐

今年是建筑学1501班吴康锐在城院的第五年。四年前,他带着“认识更多人、学更多知识、寻找更多可能性”的想法报了五年制的建筑专业,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每完成一个作业,把成图打印出来时的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告诉我,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他说。       

城院也并没有辜负吴康锐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希冀,收获满满的专业课程学习、能交到良师益友的志愿者活动、能快速锻炼成长的竞赛……点滴之间,为他织就了一个忙碌而充实的大学生活。

最令吴康锐印象深刻的是在吴放老师设计小组的日子。吴放老师总是会问一个问题:“你们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吴康锐笑着说:“这个问题就像 ‘灵魂拷问’,一下子就把我们问得愣住了。”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逐渐明白了什么是核心概念,“核心概念是结合周围场地、应用人群和环境等因素对建筑形体和内部空间的要求的分析,它是设计逻辑的起点,设计中所有的内容都围绕着核心内容展开。学会了该用怎样的逻辑去做设计,这是我在建筑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大的突破点。”

“最开始的我对建筑一无所知,但是五年的学习让我了解到,建筑学最大的魅力不在于单纯完成一个建筑设计时的成就感,而是可以通过建筑学,去满足人们实实在在的需求。”谈起未来的打算,吴康锐表示他正在准备考研,他想要用比五年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建筑学。正如他希望的那般,他在自己所热爱的“建筑”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临床医学:救死扶伤,义无反顾


临床医学2019届校友 邱晴

临床医学2019届校友邱晴从小就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渴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大学选择专业时,她毫不犹豫地选了临床医学。深知“医生”这个职业肩负的重任,早在入学前,邱晴便对未来五年即将面临的学习生活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临床医学专业师资强大,“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大多是来自浙大附属医院各个科室的主任级医师,高年级的实习也多半在浙大附属医院进行,”邱晴回忆,“城院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的实践平台,让我遇见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和老师,他们以身作则的敬业精神潜移默化地激励着我。”

最令邱晴难忘的,是她曾在浙一血液移植中心实习的一段经历,她亲眼目睹了医生将病人从死神手里救回来的全过程。病人在短短一两分钟的时间里变得意识模糊,邱晴紧张得仿佛不能呼吸,而专业医生们却没有片刻犹豫,推床、吸氧,拿药、建立静脉通道、打针……一系列急救下来,病人很快恢复了意识。邱晴在一旁看着,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也许对于有经验的医生来说这只是一起很普通的药物过敏现象,而对于初入临床的我来说却是极大的震撼,从那之后我更加坚定了信念: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如今,学习了五年医学知识,邱晴仍觉不足,来到浙大继续修读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医学是一项不可马虎且神圣的事业。我会牢记身为一名医生的使命,不辜负每一个病人对我的信任。”


临床医学1701班 张哲晟

张哲晟(右二)

临床1701班的张哲晟对医学的求知源于好奇,他渴望知道医生如何判断病情、如何对症下药,大学填报专业时选择了临床医学,从此开启了他“科研+竞赛”的学习道路。   

大一就进入医学院实验室的张哲晟,在前辈的带领下初步学习了一些基础的实验操作和科研技巧,大二时被分配到了研究课题,并组建了一支团队。张哲晟还致力于参加竞赛 ,在近期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谈起参赛过程,张哲晟表示,最初的谨小慎微、做任何实验都需要前辈的指导的他,后来经过大量练习,之所以可以独立完成实验,是因为付出了不计其数的日日夜夜。实验过程困难不断,前十多次的尝试几乎都以失败告终,但团队成员并未放弃,他们回顾步骤细节,逐步改善操作,最终得以成功。

谈起临床医学的课程,张哲晟印象深刻:“临床医学的课本,本本‘发人省醒,催人奋进’,挑战‘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座大山,真是‘痛并快乐着’。” 

谈及未来的打算,张哲晟已经将考研列入计划:“学医五年是远远不够的,我还要继续深造。考研的过程必定是漫长而艰辛的,但我相信我会以从容度过,不辜负自己的期望。”


在时间漂泊流逝的道路上

我们每个人都是时间的规划者

五年也好,四年也罢

是人生的选择,也是考验

但只要把握机会

向着更好的自己前进

多少时间都是值得




文:黄诗睿,周咏薇,张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